徽派砖雕是徽州地区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是徽州四雕(砖,木,石,竹)之一。砖雕是在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徽派砖雕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柱础、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徽派砖雕是徽州地区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是徽州四雕(砖,木,石,竹)之一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等。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徽派砖雕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柱础、屋瓴等处
制作砖雕的原料是精选坯土,它与砌筑墙体普通粘土砖有所不同,是特制的。据考:经过精选无砂碛的泥土,注入泥池,和清水搅拌成泥稀浆糊状,稍后待泥渣子沉淀,上面泥浆湖放入到另一个较点泥池过滤。再经过沉淀后,排掉上面的清水,等一两天,使其略干一点即用牛把它踩成千斤泥,反反复复直到踩成泥筋,如同揉面粉为面筋,把泥巴揉熟子。才可以做成砖坯,待砖坯晾干后,可直接进行窑前雕刻,作品雕刻成型后,经过处理方可入窖烧制,烧窖要掌握火候,否则容易变形、颜色不匀、甚至爆裂。成功后封窖时,用水浸烧,砖色以青灰为较佳。窑后雕刻,对材料要求较高,砖色太清或色过深质地便硬,出窖成砖抗烈度一般为650至860度较理想,不能太脆太嫩,太脆刀刻易进,太嫩入刀易碎,软硬适度方合格,成砖型后,使用前把青灰砖放在水中光滑石上细磨,制成平整如镜的水磨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纯净,没有砂或含粗粒的杂质,否则会影响砖雕精细刻画。
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等